近期,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人民法院一份刑事判决书在网络引发热议,揭开了中国足坛假球案的更多细节。判决书显示,前国脚秦升在多起假球事件中扮演关键中间人角色,其中涉及梅州客家门将侯宇的两场比赛尤为引人关注。
2020 年 11 月 27 日,足协杯江苏苏宁对阵梅州客家赛前,秦升为协助前八一球员左禄博在赌球网站牟利,主动联络梅州客家门将侯宇获取比赛情报。侯宇向秦升透露球队计划消极比赛,并承诺在比赛中 “放球”。秦升将此信息转达左禄博,后者通过赌球上线朱宏兴投注 65 万元。最终梅州客家 0-2 落败,朱宏兴获利 51 万元,其中侯宇分得 25 万元,秦升获 16 万元。
2022 年 10 月 24 日,中超上海海港对阵梅州客家赛前,秦升再次与侯宇合谋。侯宇告知秦升球队存在球员伤病、阵容薄弱等内幕,双方商定通过操控比赛获利。秦升将消息传递给左禄博,朱宏兴随即投注 72 万元。比赛中,侯宇作为门将消极防守,梅州客家以 0-7 惨败。赛后,朱宏兴获利 72 万元,侯宇通过秦升收受 30 万元,秦升本人获 10 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双方在沟通中以 “海参” 作为金额暗语,30 根海参即代表 30 万元。
判决书显示,秦升在多起案件中利用人脉网络牵线搭桥,涉及金额超百万元。尽管其妻子曾公开为其喊冤,称其 “未踢假球”,但法院认定其作为中间人参与操控比赛事实。据媒体报道,秦升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因羁押时间抵扣刑期,预计将于近期获释。不过,其职业生涯已基本终结,未来或被终身禁止从事足球相关工作。
星空·综合体育此次判决书曝光的仅是中国足坛假赌黑案的冰山一角。近年来,随着司法介入,包括张振强、顾超等门将在内的多名球员及官员被查处,涉及中超、足协杯等多场比赛。业内人士指出,假球案频发暴露出联赛监管漏洞,而秦升等 “中间人” 的存在更凸显了赌球产业链的隐蔽性。目前,相关部门仍在进一步调查,后续或有更多涉案人员及俱乐部被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