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汽车数量的爆炸式增长,城市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与此相伴的是频繁的交通事故、噪声和空气污染,使城市承载能力与社会运行效率受到了严峻挑战。在物联网、大数据、电子支付等创新科技的带动下,中国各大城市正掀起了一场智慧交通。
近日,交通部发布关于印发《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旨在推动企业为主体的智慧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互联网+”便捷交通发展。除此之外,北京、广州等城市,纷纷提出鼓励发展“共享停车”模式;深圳推出15个智慧立体停车场试点,并计划在45处停车矛盾突出地点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库;长沙提出到2018年底,市内40%-50%的小区将建有共享车位……
业内人士表示,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全面改造城市传统停车软硬件设施,为城市交通装上智慧大脑,是解决城市拥堵顽疾的关键所在。而随着人们对交通优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智慧交通在未来的市场空间巨大。据GrandViewResearch2016年的数据统计,智慧交通的市场规模到2020年将达到386.8亿美元。
近年来,城市汽车保有量的急剧暴增,不仅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也纷纷沦为“堵城”,停车难问题十分突出。一方面,车位资源增长速度跟不上城市汽车增长速度,另一方面,城市车位资源错位浪费也十分严重。
据统计,目前国内停车场的平均车位利用率仅为30%,越大型的停车场利用率则越低。白天,城市中心商场写字楼停车“一位难求”,而周边小区车位空置率却高达80%以上,晚上则相反。
随着停车位供需矛盾异常突出,部分单位或个人违规利用公共道路,设立无资质停车场进行乱收费,尤其是在景区周边采取游击收费方式,随口要价,强行收费;还有个别停车场擅自扩大收费范围,对施划线以外的停放车辆进行收费,引发矛盾;另外,因停车难加剧看病难、看病贵的投诉量也不断增加。停车难正面临着多种社会“并发症”。
实践证明,盘活现有车位资源,可极大缓解城市停车难的困境。共享停车能够帮助车主就近快速找到车位,将车位利用率提升60—90%以上。 目前,不少城市已经将智慧路侧停车和共享停车纳入城市交通规划当中,未来几年,随着智慧交通的落地,各大城市交通状况将会有明显的改观。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显示,从2015年中国智慧停车元年算起,全国已有超过200家企业研发了各种智慧停车APP。一些领先公司也得到了资本的青睐,风投和市值都凸显了这个行业具有极强的市场潜力。
5000万的停车位缺口,是中国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数十万亿的产业估值,则孕育着城市投资的巨大商机。近年来,国家政策不断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智能停车设施,设备销售、车场建设、政府购买服务、停车场管理运营以及停车后服务等,都是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关注热点PG电子全站,智能停车场、路侧停车、立体停车和共享停车,则是投资建设的主要方向。
2015年,国家发改委率先公布了《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大力推动智慧停车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等高新技术的应用,这一政策撬动了智慧停车行业上千亿的市场规模。
不过,目前智慧停车APP的发展并不顺利,各自为阵、互不兼容就是其中的痛点之一,目前还没有一款可以全国通用的停车APP。除此之外,当前妨害车库智能化管理的客观因素是我国大中小城市大多数车库产权分散、容量偏小,给智能化改造带来影响,而产权问题又导致一些车库对外开放的积极性不高。
业内人士表示,城市智慧停车是一项巨大的民生工程、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协同参与。其中,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智慧停车首先要解决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对称的问题。城市停车难问题最终需要从存量上入手解决。
在公交站苦苦等待久未到站的公交车,被堵在路上,想调头选择另一条道路,却不知道是否同样塞车?车辆事故造成道路拥堵不堪,部分怎么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安排警力处置……而此时司机打开电台、交通app查询拥堵情况,乘客打开掌上公交了解实时详情,使用警务提醒系统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置。
“互联网+”时代,智慧交通系统正在保障交通出行顺利有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角色。通过对大数据实时监测与分析,提供给用户及时的道路路况、公交车车轨迹等重要信息,对此类交通信息等的掌控、整合、利用,不仅促进了城市交通的顺达通畅,更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让人们轻松掌握和解决多种出行问题。
智慧交通用大数据护航智能化交通建设。平台连接着覆盖全域的多处前端设备、视频检测系统、运输公司GPS和车辆、驾驶员大数据库,系统通过对前端设备获取的路况信息进行适时统计分析,发现拥堵及时提醒,值班民警就可以及时通过交通诱导牌、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交通信息,引导驾驶人改变出行路线。
在车联网技术中,可感知疲劳驾驶的车载视觉系统和传感器、车道偏离警示系统等,对防止司机疲劳驾驶、超速逆道行驶效果明显;车距监控、车道偏移预警、前碰撞预警、后追尾预警等安全系统同样可以降低事故发生;还有就是实用的导航终端,能确保行车一路安全。
如遇突发警情或恶劣天气,智慧交通平台可以远程遥控劝导站、卡口的拦车档杆自动关闭或开启,实施快速封堵;通过远程遥控信号灯调整路口车辆通行状态,从而达到限制嫌疑车辆通行或者确保救援车辆一路畅通无阻的目的。同时根据地图上形成的标注,可以快速查询周边设备和警力,通过对讲机PG电子官网、警务通、手机将指令第一时间直接下达到最近的执勤民警,就近调集周边警力完成快速、精准布控。
业内人士表示,应用互联网实现智能交通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要通过先进感知监测系统和大数据平台,打造智能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其二是推动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虽然人工智能为交通系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但还是需要深入了解智能交通系统,不断创新发展,使交通系统更加科学、完善。
技术是化解停车难题的关键手段,但城市内部“山头林立”、数据彼此独立,用户不方便,城市管理也难以升级,停车也就难以真正“智慧”。诸多实践表明,解决停车难,仅有一个城市级的智慧交通基础架构还不够,关键要有一个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相调适的智慧治理架构。
另外,城市智慧停车是一项巨大的民生工程、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协同参与。其中,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200家企业研发各种智慧停车APP,但系统跑得通的寥寥无几,提供城市智慧停车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深圳市经济工委委员、江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迪蒙智慧交通CEO向隽认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对民众加强引导教育,并通过技术化手段提高路侧停车的使用效率,令其更加智能化、便捷化,消除民众对因占用道路资源引发交通拥堵的顾虑。此外,智慧停车系统事关城市发展大计,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必须警惕一些“三无企业”(无资质、无技术、无安全保障)介入其中,否则将严重滞缓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进程。
作为城市的“血脉”,交通既肩负着社会中人和物的运输任务,也承载着每个穿梭其中的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经过从最初的人(畜)力车、再到如今的汽车、新能源车的迭代,一座城市交通效率对于城市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影响极大,甚至决定了社会建设的发展形态。对于我国目前交通出行拥堵日益严重的现状来说,“智慧交通”势在必行。